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公立择校和私立择校的准备是不一样,很多家长为了保险起见,想让孩子既考私立又考公立,但两头兼顾不太现实,家长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规划:到底准备公立还是私立?要定好目标,至少有个侧重点。
     1、公立择校如何准备?

    变化:早在2014年的时候,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成都小升初政策就明文规定:2015年,100%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对于艺体特长生的招生比例继续降低,从2014年的10%降至8%,并且多所学校不再招收特长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最新点评

倒序浏览
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关政策具体反应在2014的小升初公立择校上有哪些表现:

    2014年小升初公立择校更加低调。以前如果孩子有双一加区三好,三个小联中就会主动联系家长了。2014年就算押证了也没给明确的答复,甚至某公立二类中学曾经出现退证情况,押证后退回家长,让家长重新择校,这个事情在当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导致最后一部分的公立押证了的优生流向私立,与以往私立学校优生流向公立相反。由此相信2015年择校只可能更难,特别是要择一类和二类排名靠前的学校会更加困难。

    同时,因为艺体特长生招生比例的降低以及多所学校不再所收艺体生,导致各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同步大幅减小,门槛相应会更高,有些学校除各种证书或考试成绩外,还要求本区户口,这也是政策高压下的表现。

    准备:要择公立就需要全力以赴做好杯赛准备,特别石室联中,七中育才、树德实验这三个小联中本部。这里说的杯赛指华杯赛和国奥赛(一般家长群里面说的双一,就是指这两个竞赛的一等奖)。双一加区三好问题不大,华一加奥二问题不大,华二加奥一有点问题,估计进小联中的新校区问题不大。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家长尽量让孩子去争取区三好,成绩好又有区三好属于锦上添花,还有一些二类学校只有区三好还是可以的。

    二类公立学校中偏上的,在某些学校杯赛成绩可能不是那么管用,需要家长准备好各区的调考。调考成绩做为二类选择生源主要标准,一定要重视,对于进入本区二类学校很有帮助,甚至是决定性意义的。在2014年小升初里有些学校通过调考成绩安排进实验班这些,比如锦江区调考,田家炳中学、川师附中就很看重调考成绩。科大实验、玉林中学就很认可高新区的调考成绩。铁中、20中参考金牛区调考成绩。在2013年小升初,凭调考成绩录取优生的石室初中和棕北中学反而在2014年没了什么动静,低调了很多。这也是政策收紧的一个表现。

    二类偏中等的学校会在各小学里面进行突击考试,成绩出来后就会有相关学校通知。这种考试是小范围的,提前不会通知,经常是很早开始考,大家上班的时候就结 束了,总之比较隐蔽。试题由招生学校出题和阅卷。因此六年级下期不要轻易让孩子请假,一定要尽量到校,避免错失机会。

    2、私立择校如何准备?

    变化:市教育局发布的政策规定2017年私立学校将取消小升初考试,2015年还不会取消,但在规模上可能就会有所缩减。从2014年小升初在考试设置门槛和几大私立考试时间撞车就可以看出趋势。  

    2014年小升初要在网上报名,所有过程全部纳入官方的小升初信息平台,更加公开透明——所有学生的来历很清楚,杜绝违规操作;另外为了有效控制人数,2014年各学校设置了报名的门槛,比如需要在四五六年其中一年要有校三好等奖状或证书才能报名。如果孩子目前还没有取得有份量的证书或奖状的话,六年级一定要争取至少拿个校三好之类的。

    2014年考试时间冲突较大,因政策影响人员分流,2013年成外12000参考,2014年只有7000人左右,2015年可能会延续这个趋势,人数可能会减少,政策不会允许大规模的考试。这些导致择校方式由常规的、甚至公开的择校向多元化、隐蔽式发展,会增加一些提前或推后的私下考试和推荐。有家长反映,有些私立学校到某些小学筛选前多少名组织单独的考试等。

    华杯赛和国奥赛证书在私立择校当中只有加分作用,不做为录取依据。去年成外好像出现过华奥赛一等直接录,至于是否加钱就不得而知了。

    准备:私立学校主要是以自己组织的考试 (2014年改称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来录取生源。私立考试题难度大大超过小学课本内容。要想考比较好的一类私立,如果仅仅局限课本内容肯定是考不上的,家长们可以在升学论坛上下一些历年的真题,给孩子练习一下,再对照当年的录取分数,看是否能达到录取标准。

    特别提醒下,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比较好就能考好私立,这部分家长千万不要盲目乐观。私立学校基本不考学校学的(比例很小),考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没有讲的内容。2012年前私立考试主要从题的难度上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2013年开始按教委要求降低难度,但题量大大增加,就对孩子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更高,也对孩子的基础要求更高。
我要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