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网络一文《盘点中国内地欠款最多的十所大学 吉林大学成债务老大》披露10所高校的贷款数量:1、吉林大学 30亿 2、广东工业大学 23亿  3、郑州大学 21亿 4、南昌大学 20亿 5、广州大学 20亿 (其余高校略);网络另一文章《高校贷款的代价》一文描述相关数据:“截至2001年,(注:高校扩招始自1999年)中央政府共安排高校扩招国债资金52.9亿元,支持高校新建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共计835项,建筑面积达1228万平方米,批准项目总投资203亿元。”
       为什么中国大学校长们勇于如此大规模的贷款?第一,高校是国家的,作为一名校长他很明白自己当校长就那么几年,将来是否能还得起银行的贷款是无所谓的,即便还不起、烂了钱也是银行的,与自己的收入和地位无关,况且在以“规模”论高校领导成就的时代,高校扩招和扩建的举措还会让自己拥有政绩、拥有更多的升官发财的资本;第二,抛开上述10所高校不提,全国各地各行业的领导干部都明白,只有搞建设才能捞钱,资金流动不起来是没有捞钱机会的;大学的领导们总不能贪污几个学生把他们带回家吧?当然这些只是中国老百姓的猜想,如有不妥,请各位大学校长多多包涵!
    政府一笔勾销各高校的所有贷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不能今年贷的款在5年内就一笔勾销的,所以高校必须保证疯狂扩招后的规模,所以打着“还贷”的幌子来最大限度的搜刮民财才是各高校领导要挟上级主管部门的手段。于是我们又猜想,中国近年高校招生本一本二合并的原因也许是教育部为了让高校能够更多的挣一些钱,因为本三院校多是扩招后建设起来的高校的摇钱树。
    如此看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与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衡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于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即将进入一种“新常态”‘
    明白了这些道理,于是我们也许就明白了贵州大学校长所说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的出发点了,我们也就明白了一些高校高层人士常说的“扭转目前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就是要从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始,学哲学的女博士毕业生养猪、学原子弹的毕业后去卖鞭炮也是再合适不过了的!”中国目前教育界的官员也许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掏粪工也应该去学习火箭设计,因为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及其重要;既然去接受教育,家庭就要有教育投资,高校免费是没门儿的”。
     感慨之余最后建议教育系统主管部门:还是以欠款多少来划分985/211大学吧,或者多给予他们几个重点学科的声誉!各高校排行榜评定机构也去以高校欠款的数量来安排大学排行榜的先后顺序吧!这样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招收到更多的学子,银行未来的损失才会更少。因为老百知道银行的钱最终也是由老百姓来买单的啊!
    如此看来!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位400以后的高校特别是本三院校是真的不能报考了!


        
               


                        
                        
[url=]回复[/url]                                                                 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