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大学生就业呈现“绿牌专业”和“红牌专业”。 “绿牌专业”——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考量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各项指标较低的专业。 对正准备报志愿的考生来说,里面的数据或许有帮助。 专业有“冷”有“热” “绿牌专业”: 本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广告学、车辆工程。 高职高专: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视觉传达。 “红牌专业”: 本科: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 在就业率方面,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达到94%;最低的是历史学,只有86.4%。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达到95.5%;最低的是物理学类,只有86.8%;就业率前三位专业分别是物流管理(96.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6.4%)、软件工程(96.2%)。 “冷”“热”时有变化 不少考生和家长趋向于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但专家提醒,所谓的“冷”“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代发展、就业的饱和度发生变化。 比如,生物科学等曾是前些年的热门专业,现在却“沦落”为“红牌”专业。再比如对外经贸专业曾火爆到用“不上北大上外贸”来形容,而几年之后,随着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以及毕业生人数增加也有所降温。与此相反,一些曾经的冷门专业,比如农业、林业、国学等却悄悄升温。当然,也有一些专业比如建筑、医疗、金融等多年来热度不减。 6月15日,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田岐立分析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发布其实是一种预警,它客观反映了某一时间段某些专业是处于需求旺盛状态还是饱和状态。但大家还需根据国家发展形势,冷静分析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社会需要哪方面人才,不可盲目跟风只盯着眼下的热门。 兴趣、“钱景”兼顾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生在选择专业上也越发谨慎。 考生小李一家最近特别关注今年我省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小李的爸爸说:“新增专业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而设置的,比如郑州大学今年新增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河南科技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河南师范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考生小史表示,他不想仅为“钱景”忽视自己的兴趣。虽然法学已经“失宠”,但他还是打算选择这个自己一直感兴趣的专业。小史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热爱,我相信在哪个岗位都能发光。”对于小史的想法,田岐立表示,随着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治人才有可能再次走俏。 田岐立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要兼顾孩子兴趣、就业前景和“钱景”,综合考虑后再决定选择哪个专业。此外,哪个专业、哪个行业都有佼佼者,所以考生无论怎样选择,都要踏实学习,这才是成功就业的“法宝”。 热门专业因何变“冷”? 吉林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表示,我国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是从国家和社会长远需求出发,所谓的冷或热专业都是相对的,一些专业过热可能存在盲目性,而冷的专业也并不完全意味着专业本身出现了问题。 热门专业因何变“冷”?专家认为,这与社会需求变化、高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等有关系。 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每年都是艺考的大热门,“百里挑一”的现象很常见。全国目前共有201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毕业生规模达14000-16000人。近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增多,同时登上荧屏的主持人日益多元,并不局限于专业院校科班出身,各级电视台、广播台需求持续下降。 热门专业盲目扩张。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频频登上预警榜单,与这些专业近年来的迅速扩张不无关系。比如,目前全国共有623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毕业生规模达75000-80000人。虽然招生规模上去了,但这些原来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却一直上不去。 此外,专业人士介绍,近年来一些高校在原专业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和细分,分流了社会需求,也部分地导致原有的热门专业热度有所减退,如近年来热门的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专业等,分流了不少艺术类、新闻学专业人才。 “冷”“热”专业转换,选择不应“跟风” 面对专业“冷”“热”变换,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 专家建议,理性分析冷热,不要过分跟风;专业、院校有侧重,职业规划要长远。同时,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生选择专业一定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不要跟风。”一些高校教师和就业辅导员建议。 辽宁大学副教授姜海峰建议,考生选专业时应考虑到长远的职业规划,如果希望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可以首选应用性专业;如果考生有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意愿,不妨首选基础性专业。 武汉市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星说,据统计有近六成的大学生就业并未和专业对口。“除了专业机构,如建筑设计院这样的单位,其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并不看重,他们更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如工作态度、责任心、道德品质、诚信程度等,还有一些企业看中院校的名气。” 一些用人单位则表示,相比于专业,同样看重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小华说,除了专业以外,企业还看重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比如说待人接物、就业的稳定性、对自己的定位。
以下为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汇总整理的50余个布点较多、稳定性好、报考热度较高的专业,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家长从报考的角度了解专业,从权威的数据中获取信息,为2016年高考考生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打开一扇大门! 学科门类 | | 哲学 | | 经济 | | 法学 | | 教育学 | | 文学 | | 历史学 | | 理学 | | 工学 | | 农学 | | 医学 | | 管理学 | | 艺术学 | |
(本文综合各大网媒报道,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