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已经都陆续出来了,各地的志愿报考也都要开始了,我们今天简单分享几个志愿报考的小原则,希望对大家有益! 老K是2000年的应考生,那是最后一界7月的高考,那是最后一次文科考政治、历史,理科考物理、化学的高考,老K就是在这样一届会被计入中国教育史的高考中,参加了考试,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老K出身边疆省份,以当年老K的成绩进入国内各个顶尖的大学,比如清华、北大这个等级的学校都是够的,当年还年轻的老K也是经验少,没见过什么世面,纠结于边疆的家里经济不好,就放弃了最顶级的学校,选择了师范类的大学,过了这么多年,在社会上辛苦求生,也获得了一些平凡的成就,但是,有时回响起来年少报考的时候,也还是免不了有些许的唏嘘。
老K的报考经验可以归于失败的示例,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到底该怎么报志愿? 老K在这里提供一些一家之言!
那些和老K一样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者一般的孩子们,报考的时候不要太纠结与家里的条件。孩子们简单分析一下,你如果没有好好地选择一个学校和专业,你所能节省下来的学费或者其他费用其实不足够改善你以及家庭的生活,读书,尤其是大学读书是对你未来职场生涯,职场价值的原始投资,这个投资不可或缺,千万不要过于纠结眼前。 经济条件没有问题的孩子们,你们要注意的是追寻自己内心的志愿,老K不会像社会上的报考咨询机构一样推进你们去追热门的专业、统计好的高薪职业,社会一直在变,社会上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人之为人,唯一能够完整控制的就是自己,所以报考志愿的事情,请深刻的挖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解自己的人生倾向、能力倾向,找到一个自己愿意一生绝大多数时间奉献的专业,如果实在自己挖掘不出来,借鉴一些社会上常见的测试也就可以。不追热点,追随本心,放得始终。
如何在自己分数范围和自己志愿倾向方向上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目前多数省份实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因此报失志愿的可能性已经极大降低,想要高效精准的报考志愿,善用报考工具是一个关键要素,目前各家教育平台都推出了报考分析工具,孩子们都可以采用一下,像是百度和新东方的报考工具还是相当不错的,使用相关工具的时候,保持耐心和信息敏感性,那么报考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善用工具是报考效率的基本保障! 平和心态,认清自身条件,不自负勿自卑,选择最合适自身条件的学校和专业,在报考志愿这件事情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志愿的报考只是一定程度上决定你在何处开始四年的学习生活,并非一个能决定你一生高度的事情,所以无非过渡焦虑,平常心对待,胜不骄败不馁,不断积累自家素质和能力,人生终有回报。平和的心态,清晰自我认知是报考成功的基本前提。
人一辈子,就是一次次面对不同场景,做出选择,做出应对的这么个过程,没有哪一次的选择可以极度特别的重要,高考志愿也不例外,以平和心态去追寻你心理最真实的那个声音就好,只要你做到自身的极致,老K相信你的人生不会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