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16-8-20 10:04 编辑
文/陈医生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Devon陈”(ID:develop0909)
1.喜欢哪一个,就去发现哪一个
欧女士焦急万分,刚刚读初二的女儿不肯去上学,坚决要求转学,更让她恐慌的是女儿编造了一系列被同学老师欺负的虚假事件。在欧女士的眼里,女儿是一个内向、敏感、懒、拖拉、叛逆、不爱说话、不努力的孩子。
我问欧女士:“你估计是什么因素让女儿变得如此有主见呢?”欧女士从满眼的焦躁中抬头看了看我:“她怎么一下子就变得这么有主见了呢?”
其实,欧女士的女儿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女生,娴静乖巧,敏锐易觉察,自主而坚定,聪明机灵(不用太努力即可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很有个性,不太愿意同班级上优秀的学生交往,却总是能和那些差生,以及受到别人歧视有缺陷的同学成为知己。她很有主见,总能找到老师教学中的漏洞和错误,并且敢当面指出。
我告诉欧女士,上面两个都是你的女儿,你喜欢哪一个,你就去发现哪一个。
2.好好照顾未被看见的自己
宋小姐说她自小就很自卑,总是那个坐在角落里羡慕他人的丑小鸭,曾无数次幻想站在舞台中央享受万众瞩目的美好。她很努力,却从未满意过自己,无数次想到结束生命,但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世界。
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民营企业一干就是10年,眼看着昔日同事们一个个跳槽后事业风生水起。5年前,因老公反对错失买房佳机,如今房价一涨再涨,想想那几百万的差价够自己奋斗几十年,她就会无尽的责备。
宋小姐说她的心里都是苦的,从未感受过快乐。
宋小姐的目标是:“我一定要改变自己!”
我告诉她,不用改变,你去发现:那个有梦想、有力量、自卑却不自弃、消极但未放纵、坚持而努力,一直在奋斗的那个自己去了哪里?
去把她找回来,好好地照顾这个从未被看见的自己。
3.不改变,只发现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关于大教育家陶行知如何教育犯错学生的文章。大意说他当校长时,看到一个男学生用砖头砸人,被陶先生叫到校长室。那个犯错的学生以为必被训斥一顿,心中恐慌而委屈(因他要砸的那个男生欺负女生)。
没想到陶行知没有批评他,而是先奖励了他的守信——准时到达办公室;尊重——校长让他住手,便立即住手;正义——为了帮助受到欺负的女同学。男孩大受震撼,主动认错,陶行知继续奖励他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睛里充满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光芒。
4.你看见什么,你将创造什么
每时每刻我们都从环境中获得大量的信息,我们只是注意和体验到我们相信的。我们认为的事实其实是被构建的,而不是被发现的,你看见什么,你将创造什么样的现实。任何被观察到的事物,都是被观察者观察到的。对他人是如此,对自己亦是如此。
遗憾的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致力于修正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已经存在和拥有的。
- 自责,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其实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 自卑,觉得自己卑微渺小,其实是对美好的渴望;
- 焦虑,担心将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其实是对人生的负责;
- 愤怒,抑制不住怒火中烧,其实渴望获得尊重;
- 拖延,不到最后一刻很难行动,其实是对自己无比的自信;
- 懒惰,不愿多花精力去做别人认为对的事情,其实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 敏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是拥有敏锐的觉察和共情;
不用改变,努力发现,你发现什么,你将创造什么!
|